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tjming
[這篇文章最後由tjming在 2004/10/22 12:23pm 第 1 次編輯] 就實用性而言,蜘蛛絲可發展出相當多的產品,在過去,許多熱帶島嶼的原住民為了捕魚會製作竹圈,他們將竹圈丟在蜘蛛數量多的地方,過幾天再去收集竹圈,收集回來的竹圈上佈滿了蜘蛛絲,原住民利用這個天然漁網來捕魚,這個漁網可承受約一磅的重量,最棒的是,這個網不會斷裂,可以見得蜘蛛絲的張力相當大。 目前的生物科技技術雖然發達,但還是有瓶頸的時候,目前所知蜘蛛絲的基因所含的鹼基至少有一萬五千個到二十幾萬不等,而現在研究蜘蛛絲的進度大約解出了八千多個鹼基左右,而利用這已知的片段,科學家們嘗試將這段基因轉植入細菌、酵母菌、植物細胞及哺乳動物的細胞當中,但皆因為所這些產出的絲其韌性、強度接不及天然絲佳,所以距離成功產出純度高且各種特性皆佳的絲仍有斷距離。 絲的妙用無窮,大量生產出純度高的絲是目前科學家的目標,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天然、有機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視,過去的化工業積極研發化學纖維以製造衣物,這些產品可量產且價格便宜,但是這些便宜的衣物對我們人體的健康卻未必有益,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有太多的『不自然』,如基因改造食品的出現,對人類而言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沒人知道這個物品的後果為何,對生態又會造成何種影響?但是蜘蛛絲的研發或許可說是一種環保的概念延伸,這些天然的絲料可自然地被分解,對地球不至造成負荷,在同時可兼顧到量產且純度高的天然絲情況下,這樣的研究發展應是令人期待的! Eugene, D. (1964) Spiders and How they Live.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Lon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