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蔬菜水果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50)
--- (分享)  有機疏菜不安全 - 會致癌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50&topic=4484)


-- 作者: mickey6c
-- 發表時間: 2010/10/27 08:50pm

多吃蔬菜雖然有益健康,但台灣的葉菜類卻常常使用過量的氮肥,導致殘留過多的硝酸鹽,吃多了恐怕會誘發癌症。尤其,明明是在有機店購買的小白菜,硝酸鹽的成分竟然超過2萬ppm,數字相當驚人。

台大教授鄭正勇與主婦聯盟合作,隨機購買蔬菜進行硝酸鹽檢測,結果竟發現,在有機店購買的小白菜、小芥菜,以及超市購買的青江菜,硝酸鹽成分含量都非常驚人,除了小白菜、青江菜都超過2萬ppm,小芥菜的硝酸鹽成分竟也超過1萬5千ppm。

另外,傳統市場買的菠菜、高麗菜,硝酸鹽含量在1250至1500ppm;有機店買的油菜、高麗菜硝酸鹽含量,則分別為1500及5000ppm。鄭正勇指出,硝酸鹽之所以含量會過高,多半是農民期盼加快蔬菜生長,而大量使用氮肥,但是氮肥不僅有損人類健康,也會讓地下水被污染。

鄭正勇也說,人體如果食用過多硝酸鹽,會誘發食道癌、胃腸癌及肝癌等疾病,如是嬰兒攝取過多,也恐會引起藍嬰症,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他指出,想要避免食用硝酸鹽含量過高的蔬菜,除了食用前多清洗幾遍,恐怕別無他法。

主婦聯盟常務董事黃淑德也表示,這次抽驗硝酸鹽含量飆高的主因是連日陰雨、光合作用不足,使得菜內硝酸鹽無法轉化成胺基酸,都累積在葉部。她以工廠生產來比喻,過多的氮肥像是大量的原料,但陽光不足像電力不夠,無法將原料生產轉化成對人體有利的產品(胺基酸)。

在進口水果農藥殘留問題方面,黃淑德表示,台灣加入WTO後,進口水果來源多樣化,如何控管這些國外的出口商?國產水果可當日採摘上市,不必加藥保鮮,但進口水果需要透過船運、檢疫,還要避免耗損發霉而使用殺菌劑抑制,這樣對消費者安全嗎?尤其是一些不需要削皮直接食用的葡萄、櫻桃、藍莓、覆盆子等漿果類水果,如果食用的話,這樣的安全疑慮對嬰幼兒更形重要,因農藥殘留安全值皆以60kg健康成人為準,無法用成人標準來讓嬰幼兒承受,因此應更加要求與重視。

黃淑德強調,雖然政府有抽檢農藥殘留情形,但檢驗合格的背後究竟是殘留二種農藥還是五種農藥,消費者並不得而知,且農藥在人體中有累積和加乘特性,而有些系統性農藥並無法用水洗方式去除,一旦長期攝入多種農藥,將提高健康風險,因此進口水果的農藥殘留是另一個隱藏性的飲食健康問題。

主婦聯盟指出,要為國人蔬果安全把關,但檢驗一件蔬果就要數千元,期望社會大眾響應「每人100元 守護好家園」的呼籲,支持主婦聯盟從飲食消費出發,推展蔬果安全與消費教育,讓消費者認識「葉菜硝酸鹽含量」與「進口水果農藥殘留」議題,了解其與自身健康和環境的關係。

以小白菜的硝酸鹽含量最高,有2萬ppm,小芥菜1.5萬ppm,高麗菜也有5千ppm,是歐盟嬰兒安全值的80倍,更恐怖的是,連水都洗不掉。台大園藝系教授鄭有勇:「你如果(一天吃)超過這麼1個葉片,然後就是太多,亞硝胺是一個叫做無所不在的致癌劑,這時候你這個刺激到哪裡,就引發哪裡的細胞病變!」

跟胃酸結合變成致癌物,造成胃癌或紅血球等病變,一般通路賣的青江菜也有2萬ppm,菠菜超過1萬ppm,一個是在連鎖超市,一個是在菜市場買的,但是有機店這一顆高麗菜就要94元,還強調拿到國家的有機標章。

避免吃下亞硝酸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蔬菜進行光合作用,買活的回來,泡水1天以上,不過對一般小市民來說,也太不方便了。


-- 作者: chumf
-- 發表時間: 2010/11/01 02:15pm

主婦聯盟的檢測報告至少讓我們知道國內生產的蔬菜、水果,不是像各地衛生局每月或每季所稽查的市場蔬果與水果都是合格,國內農民是屬於弱勢團體,老一輩的農夫或是大部分的農夫,都是專業知識不足,只能聽農藥商或是肥料商的推銷說法,這有點像大部分上了年紀又聽不懂國語的人,道聽塗說地下電台的誇大醫藥廣告,吃了不但無法把病治好,還落得洗腎的下場。

不時會看到調查局或警察單位破獲製造假農藥或是禁用農藥的消息,農藥商或是肥料商,想要快速賺進大筆鈔票、當然希望農夫多買農用或肥料,農夫希望蔬菜、水果長得漂亮,有好的賣像可以賣得好價格,消費者也希望買到外表漂亮、好吃的蔬菜或水果。

問題是漂亮的蔬菜或水果,不一定就好吃,好吃的水果,不一定營養,就像此份報告所揭漏的事實,施用過多的氮肥,蔬菜或水果是很肥美沒錯,但是也相對殘留過多的硝酸鹽,國內農政單位與衛生單位,似乎應該拿出魄力來,農會應該要多去做農業輔導的工作,讓農民有正確的用藥與施肥的知識與觀念,農政單位應該要更加強農作物採收前的抽驗或驗證工作,衛生單位也要確實到市場抽驗販售的蔬菜或水果,並將受抽驗單位與檢驗結果都公佈出來,讓一般消費者能知到哪些單位生產的蔬果常出問題,以後不要買,這樣才能讓好農民出頭,讓不肖的農民無利可圖,如此才能讓大家吃得建康,吃得安心。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10/11/01 03:14pm

這個問題離我很遠了,我已經粉久沒有買水果跟青菜了,自己種的比較醜但是安全.
這是一個雞跟蛋的問題,在我們這邊的傳統市場常有阿婆在菜市場邊賣自己種的菜,醜醜的,看起來一點都不吸引人,也沒幾個人會買.
連消費者都不支持,就算要政府把關也師出無名吧!
最近是做柿餅的時候,請問現在有幾個人還在用自然風乾呢?雖然自然風乾比較好吃,但是消費者的選擇呢?
教育消費者比教育農民重要!


-- 作者: taiwan-chen
-- 發表時間: 2010/11/01 04:14pm

個人倒覺得應該要教導農民要如何種出少硝酸鹽或低(或沒)硝酸鹽的方法比較重要
而不是一味的宣稱這是不能吃 那也是不能吃的蔬菜
不會每個人都是沒良心吧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10/11/01 07:05pm

真的有機並不會有多少硝酸鹽累積,有的量也是在安全值以下,硝酸鹽來自化學肥,多數農民心知肚明.
用魚精跟甜果精喷水果,那一個是化學的,農民都知道
農民並非不知,而是面臨成本跟賣相問題.
我如果真的要賣水果苗,就只需把我的果樹瘋狂噴甜果精,那麼買到果子的人就會幫我奉送我的品種好.不過我認為那沒意義,因為我自己也要吃啊,而且我也不賣苗.
但是如果這是我的主業,不這麼做要活的比那些這麼做的人久,蠻困難的
政府或主婦聯盟應該是幫助這些有理想有堅持的人,並教育消費者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10/11/01 08:28pm

給大家知道一些事,讓大家去思考一下.
大陸客一年來台採購的農產品不少,以往他們是打通電話,傳個訂單來就做成一筆生意了.最近他們是帶V8到產地全程跟拍,才敢訂貨,知道為什麼嗎?
好好想一想吧!


-- 作者: kathywendy
-- 發表時間: 2010/11/04 04:56am

我記得【殘留過多的硝酸鹽】,並不是有機不有機的問題。
是:1。肥料施加過多,
或是,2。肥料施加還算適量+但是遇上日照量不夠。

就算用的是【有機肥】,也會遇上相同的問題!!!

因為主婦聯盟自家出售的蔬菜,也會遇上連日陰雨,硝酸鹽殘留略過量的問題,
我知道是因為,我家就是主婦聯盟的社員丫~~
據我所知,市面上,只有主婦聯盟出售的菜有在測【硝酸鹽殘留】。


-- 作者: kathywendy
-- 發表時間: 2010/11/04 05:05am

所以我想,在電視上發表【硝酸鹽殘留】問題,
一方面,
應該是想喚醒大眾重視這個問題。
我想大家對【硝酸鹽殘留】的認識,應該只存在於香腸、熱狗的加工項目,沒有人會想到蔬菜也有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
我想,這是主婦聯盟的置入性行銷,因為市面上,真的只有它們家有在檢測丫~~


-- 作者: jeff55
-- 發表時間: 2010/11/04 07:3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jeff55在 2010/11/04 07:39am 第 1 次編輯]

日本水耕蔬菜水耕蔬菜捨化學肥採用柴魚製造液肥,採用氨基酸或發酵完全豆類氨基酸生物菌肥,硝酸鹽問題應可解決,蔬菜類生長需要大量氮肥,殘留氮肥無法轉為氨基酸,直接施用有機氨基酸蔬菜類生長會受到抑制但蔬菜更甘甜,標榜乾淨、無污染的水耕蔬菜,整株蔬菜都在水中生長,並以模擬土壤養分的培養液,作為蔬菜生長的主要養分,亦以化學肥配微量元素而其中含量最多的肥料就是液態氮肥化學肥料中不外乎硝酸根,硫酸根及磷酸根,避免酸化且取得方便均以硝酸根為主,,蔬菜的莖葉中充滿硝酸鹽,因此,站在營養學的觀點,消費者食用水耕蔬菜其實只可偶一為之,切勿以此為主食。目前歐美先進國家如德國、荷蘭等,也開始注意到因氮肥施用過量而導致蔬果含硝酸鹽偏高的問題,並訂定蔬果檢測硝酸鹽濃度不得高於 1500 至 3000 ppm,但國內則尚未訂定規範。他認為,由於蔬菜含硝酸離子濃度隨著土壤是否過度施肥、各地的日照量不同,以及各種蔬菜的採收期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變化,最重要的防範之道,仍是農委會應輔導農民切勿施用過量氮肥,一來可節省成本,二來可保護消費者健康。


-- 作者: Alchemy
-- 發表時間: 2010/11/04 07:1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10/11/01 02:15pm[/i] 發表的內容:[/b]
主婦聯盟的檢測報告至少讓我們知道國內生產的蔬菜、水果,不是像各地衛生局每月或每季所稽查的市場蔬果與水果都是合格,國內農民是屬於弱勢團體,老一輩的農夫或是大部分的農夫,都是專業知識不足,只能聽農藥商 ...
[/quote]
+1
除了輔導農民正確的用藥施肥、也要宣導消費者新的觀念
才是積極 治本的做法


-- 作者: fiso
-- 發表時間: 2010/11/07 11:43pm

小弟淺見,供各位參考。
我相信目前市面上的有機蔬菜經過嚴格的檢驗,可以說是完全以有機方式在進行,那爲何會有亞硝酸鹽過高的因素呢?主要是因為蔬菜本身由土壤中無論吸收銨態氮或硝酸態氮,最後一定是轉為硝酸態氮儲存在細胞的液泡當中,又因為有機蔬菜多半採設施栽培,設施栽培本身光照就阻擋掉一些,而這些蔬菜在採收時一定也是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陰雨綿綿,在光合作用不足無法產生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作為氨同化的骨架時,硝酸態氮就會大量的累積在液胞中,所以檢測出來才會有這麼高的硝酸態氮。文章的最後不也給了我們正確的解答嗎?"避免吃下亞硝酸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蔬菜進行光合作用,買活的回來,泡水1天以上,不過對一般小市民來說,也太不方便了。
" 只要光合作用強烈就不會有這麼高的硝酸鹽了,所以合理化施肥是一個解決方法,合適的採收期也是很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到有機的精神,健康、生態、公平及謹慎,才能給消費者安心安全的農產品。以上供參,感謝!


-- 作者: 秋月銀松
-- 發表時間: 2010/11/08 09:35am

.....我都用發酵雞屎肥,會有殘留氮嗎?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10/11/08 01:12pm

過度施肥到最後也是為了賣相問題.像高麗菜跟花椰菜重肥,沒肥就長不好,但是我的做法是種時加基肥打底,到了長大接近收成都噴魚精,利用薄肥迅速吸引避開這問題.自己種就知道,剛採的蔬菜就應該是甜的,不應該有苦澀問題,但是買市場上的東西有很多當天買不好吃,要放一天才好吃,就有部分就是農藥或肥料殘留.
過度施肥完全是為了市場生存的問題,老話一句,很難解決.別人的菜三十天採收,而為了沒有肥料殘留比人慢採收,想必這樣做一定利潤少,只有有堅持的人才會做.


-- 作者: 大雄
-- 發表時間: 2010/11/08 01:52pm

唉~ 這常常被我媽問到:人家誰誰誰的已經長多大的~ 我們家的還小小的~ -_-!!
人家用化肥,我們家用有機肥~ 但對於年長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
別人家用葯在殺蟲,我用網子防蟲,用蘇立菌殺蟲....得到的效果沒比較差,只是大家看在眼裡只覺得:太麻煩了,葯噴一噴就好了~~

真怪,想當年還沒化肥的時候,化糞池的肥是多好用大家好像都忘記了~

上次忘了是哪個老闆說的:台北的人比較不怕死~ 菜的賣相要求要最好的,在需求的壓力之下,生產的人只好無所不用其極地把賣相弄到最好~~得到的結果是:台北人比較不怕死,什麼東西都敢吃~ 呵呵~~可怕、可憐、可悲~~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10/11/08 02:15pm

真的這年頭不怕死的比較多,喜歡看表相的人太多了
我是高山茶的老先覺了,從小喝好茶大的,但是偷偷告訴大家,同一批茶比賽得獎前跟得獎後價錢天差地.


-- 作者: chumf
-- 發表時間: 2010/11/09 00:56am

我們目前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產地標示,你買到誰生產的的農產品都不知道,萬一農產品出問題,也沒辦法查出生產者!其實應該可以很簡單解決才對,我們對農產品要跟藥物一樣,訂出品質與檢查規範,落實生產過程的檢查工作,農產品採收前都應該做農藥殘留檢驗,通過檢驗的才能上市販賣,在市場上販賣的農產品,衛生單位也要認真抽查,抽查結果都要公佈受檢驗單位與檢驗數據,經檢查有問題的農產品,一律公布產單位,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在購買時有所依據,不會像目前可以說是無政府狀態,消費者只能靠運氣!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10/11/09 10:45am

目前政府用抽查制度,如果要大規模抽查,人力物力有限
我認為榮譽制比較好,有意願的農家申請後,透過政府定期的考核之後頒給證明,是比較省時做法.其實現在也有類似方式在做,只是沒有落實政策,很多人不知道哪裡能取得這些農家的資料.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裡面有的已認證的農場,他的東西貴的可以,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吃的起,這也是防礙無毒農業發展的一個原因.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