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7 03:13pm
Polypodiaceae 水龍骨科 Phymatosorus 擬茀蕨屬 P. membranifolius (R. Br.) Pichi-Sermolli 薄葉擬茀蕨 2003 Apr. 16th 攝於台南縣楠西鄉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7 03:14pm
羽片近軸面孢子囊群突起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7 03:15pm
棲地: 溪谷大石塊上及旁邊土坡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7 03:16pm
從這張可以約略看到薄葉擬茀蕨長在石塊上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03/04/17 09:38pm
看的流口水喔 這兩種只在老師家看過. 生長在南部.比較少去的點 所以沒在野外見過. 另外請問slug 這個海拔高度多少. 你最近還會去嗎. 如果會去可以幫忙看一下左邊的那叢月桃開的花色.花序及種類.葉背有沒有毛 謝謝
-- 作者: 小強
-- 發表時間: 2003/04/17 09:49pm
這個............. 陽明山上好多喔
-- 作者: deparia
-- 發表時間: 2003/04/18 07:49am
哈哈哈 所以說呢 以後看到"橢圓線蕨" 還是跟他們打個招呼吧 免得錯失良機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8 11:24am
嗯...good idea... 不過可能是我拍不出特色所以看不出個所以然 anyway, Nooteboom 好像把 Colysis, Phymatosorus 都放在 Microsorum 吧 等我晚上回來就來討論一下線蕨屬和這個的關係吧 去高雄大學唱蕨類了....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8 07:34pm
嗯嗯 回fong姐, 最近沒事我應該不會再去了當地海拔只有三五百吧 路程太遠我也捨不得我家的tercel走那種產業道路 玉桃我實在沒啥概念 sorry loh 水社種在高雄長的不錯, 已經有兩片葉子長出孢子囊, 粉嫩粉口愛 我想薄葉應該也可以長得不錯吧, 種了四盆吧, 過幾天問候一下邱文良老師看他有沒有興趣在台北種 這次去再其他地方也看到二型劍蕨和澤瀉蕨, 各種了一盆希望會活 小強, 看到這個名子實在很想找拖鞋...不不 :P 講個逸事吧, 當初會看到水社是和我一個好朋友出門採集看到路邊怪怪的橢圓線蕨 本來粉不願意下去看但是後來還是忍不住好奇心, 就讓我們贓到寶了 至於薄葉也是, 當時我們正準備尋找作樣點的位置, 我覺得那個溪谷不錯, 又在路邊看到像是長得肥厚的橢圓, 心裡就想,嘿,有機會了,沒想到真的就看到一大片溪谷的薄葉 數量頗豐,切林子不小心都會踩到好幾棵 ~^^ 至於Deparia大大.... 嘿嘿,我找機會當面笑你好了 至於Nooteboom先生的Microsorum其實不包括Colysis, 而是把Colysis併在Leptochilus 是我記錯了, 剛剛重新看過文章才確認 拉哩拉雜一大堆, 我要回家吃飯看兄弟打球了 !!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3/04/18 11:55pm
slug兄 我來高雄又多了一個誘因了嗎 不要再害我了^^|||||||
-- 作者: yodnom
-- 發表時間: 2003/04/19 00:24am
咦,第二張葉子上那隻樹蛙是......??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19 01:58am
坎貝兄不是要考菸酒所? 難不成開始考慮中山了嗎? 或是假考試之名趁機來.... 嘿...你要是考上中山不就三不五時可以看到我們帶回來的新鮮貨? c c c ...... 回yodnom 終於被發現了, 我是清好場相機上手才發現, 我對四隻腳的沒概念, 猜是樹蟾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3/04/19 02:48am
阿你們中山哦 好...遠 我看我還是回南部趁探親之便去你那兒晃晃好了 你要準備些見面禮以慰舟車勞頓呀:p 開玩笑啦 不過說真的南部我好少去 相對得也覺得東西都很特別 有機會保種別忘了小弟阿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03/04/19 08:49pm
那枝四隻腳的看起來比較像是莫氏.不大像中國樹蟾 很想跑一趟看看這兩種.上個月跑了一趟南橫.看到針葉耳蕨.掌鳳尾蕨. 台灣高山鐵線蕨.對生耳蕨.台東耳蕨.日本鳳尾蕨.姬鐵角蕨.馬祖耳蕨. 這些東東在北部比較少.南部雖然蕨類少.但特定的種類還是得在那邊才看的到 請問二型劍蕨的再什麼環境 澤瀉蕨非常好種.怎麼種怎麼活.沒問題.甚至還可以雜草化 但是有冬枯現象.只要北風一吹馬上就開始乾葉子. 如果不是很強壯的隔年還不一定會再發芽.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21 08:03pm
坎貝兄,那你要帶點伴手才不失禮啊... 拿你的倚天屠龍小弟承受不起,要是有什麼象阿鹿阿猴阿或是螞蟻啊我就順手接下囉 我這個小廟沒啥好料可以送你當見面禮耶,你隨便挑挑只要你看得上眼的好了 鳳姐啊.. 南部的蕨類其實也不會少,但是有待大家重視! 我一直認為南部是做金星蕨和三叉蕨的天堂,只是騙不到人來做 你提到的幾種,其實在中橫或是新中橫沿線都可以看到 二型劍蕨兩年前我在曾文水庫的四號橋的步道邊看到不小的族群,但是今年春天我再去一次已經看不到了,主要是當地的環境改變的太大 這次發現的位置更靠近縣道,我也很擔心過幾個月還看不看得到 澤瀉真的很漂亮,希望能如你所說隨種隨活...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3/04/22 10:07am
二型在簡誌中不是被併了嗎 難道又分出來了?....跟柳葉的差異如果看針筆圖還是描述我是覺得差異不小啦 為什麼會被併:p..不曉得 這個禮拜我要去找多形石葦:ppp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03/04/22 06:46pm
南部以種類的多寡來說還是比北部差. 除了幾個特定的點和中海拔以上之外. 根據這趟南橫的紀錄一千公尺以下非常貧乏. 可能和冬季乾旱環境有關. 但是幾種南部特有的種類還是很迷人. 另一件事情想請教你. 最近在看王弼招的標本其中一種藤枝所採的蹄蓋蕨 外型略像紅柄蹄蓋蕨但是葉邊緣比較圓.且有波浪狀.柄紅色 請問你在藤枝有看過嗎.如何處理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22 08:22pm
如果把"幾個特定的點和中海拔以上"除外, 這樣就比不下去了 就我看來里龍山跟烏來有拚,扇平大津舊七佳來義雙流壽卡都還不錯 浸水營那就不用說了(南仁山一直沒去好好看過) ....(看得出這些地點的共通性了嗎?) 如果把農委會林試所出的那幾本稀有植物的蕨類部分拿來討論 是有不少東西在南部,有些其實並不稀有但是一直沒人特別注意 像是小笠原卷柏,上回台大的學姊下來看水社"順便"看路邊的卷柏就被他找到 而這個東西我不認識它它也不認識我所以在過去的調查都被鑑定錯誤或是忽略 藤枝我沒去遊樂區只在大門口晃了一下就往出雲山林道去了 要是有我應該不會放過這種大型的蹄蓋蕨屬 可否給張圖檔照片,這樣說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判斷 葉邊緣是指小裂片端還是小羽片末端較圓?標本押不平本就很容易變成波浪狀 柄紅色這個特徵大陸很愛用,但我還是不能判斷 我要這樣給答案不是瞎掰就是神了:)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03/04/23 06:59pm
偏偏你提出的幾個點就是我所說特殊又很想去的地方。 農委會的稀有植物,閒著做個很簡單統計四冊共80種如下 北部:10 中部:6 南部:29 高山:17 泛全省性(或兩端)分布:18(柯氏假脈蕨康在北部看過將它放在泛全省性) 你是對的,南部稀有種還是比較多,就我所知應該還不只這個數字,稀有的種類幾乎都是熱帶北緣或溫帶南緣的種類。所以說我們應該多去拜訪你,看看南部稀有蕨類喔!也很歡迎你來北部走走 南仁山真不錯的點,可以去走走,我只走到3.1公里處共紀錄58種,有幾種比較特殊的,環境有點像蘭嶼,種類與蘭嶼有些重疊,你住南部不去太可惜了。 藤枝的蹄蓋蕨我在那裡看過一次,因為時間很趕沒有細心拍照,只用閃光燈照一下,結果太不滿意只好丟掉,拍了標本請你看看。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4/24 04:52pm
這些數字的背後又隱藏了些什麼涵義? 南部的稀有物種比較多?還是我們比較不了解南部的種類? 舉個例子好了,記得以前剛來高雄的時候,在山上看到呂宋青藤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但是後來做了幾年南部生物資源調查,ㄘㄟ..爬滿芒果樹上的藤本植物還有花季拿望遠鏡看到的多的不得了 anyway, 希望我們南部的學生多爭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