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生物與生命科學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4)
--- 電子裝置是否能取代受損的腦部神經 ?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79)


-- 作者: ycsung
-- 發表時間: 2003/08/15 07:45pm

電子裝置是否能取代受損的腦部神經?

再過幾個月,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將測試世界上第一個義腦的部分。
生 物醫學工程師希歐多爾伯格( Theodore Berger)已經製造了一種
2 mm寬 的矽晶片,他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用這種晶片來當受損或病變
腦部區域的替代品,這也為阿茲海默氏症、中風,
和其他腦部創傷的患者帶來了希望。

伯格設計的這個晶片使用的是以鼠類腦部神經為基礎的數學模式。
他將會把這個晶片放在由鼠類的海馬迴
(這種組織和保留新記憶和長程記憶有關 )部位切下的腦部碎片上進行測試。
在實驗中,埋藏在這個組織中的數百萬個神經元,
將會把它們的電脈衝傳送到貼附著的電極上。
如果一切都能依計畫進行,這些電極應該能攔截這些訊號,
並將這些訊號轉送到晶片上,晶片會再代替受損的神經回路,
以處理資訊,並將其發送給其他的神經元。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電腦神經科學家理查葛瑞格( Richard Granger )說:
「這是個設計完美的實驗,可以窺出未來即將出現的發展。」

除了醫學上的用圖以外,伯格認為這種腦部晶片還具有商業和軍事應用上
的潛力,其實這種晶片本就有部分研究資金是來自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伯格說,瞭解如何建造精密的電子組件,並將它們裝到人腦上,
說不定能有助於發展半機器人士兵和機器佣人。

其他科學家則對這種輕率的斷言感到懷疑。
腦部還是世界上最精密的電路板,研究人員可能永遠都找不出,
要如何將晶片和電極精確地接在腦部的數十億個神經元上。
在喬治亞科技大學( Georgia Tech University)
曾 進行類似研究的史提夫波特(Steve Potter)說:
「伯格的模式是否真的能達到和海馬迴一樣的功能,非常令人懷疑。」


---------------------------------------------
資料來源 : 科技時代-經典傳訊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