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番番頭
奈米肝 由於人體器官往往會隨著健康惡化或年齡增長而失去功能,因此科學家想要製造新生器官的嘗試一直不間斷,方法多種,包括傳統的組織工程技術,或者近年新興的幹細胞培養、醫療複製等,可是進展相當有限。 此次發表的新技術中,科學家利用許多微小的管道,建構出有許多分支圖案的網絡系統,形式與我們體內的循環系統很相似,這樣就可以提供氧氣和營養物給實驗室中培養的肝臟與腎臟了。研究人員還用新式的碎形電腦模型來設計網絡系統,然後把整個網絡蝕刻在矽質表面上,鑄刻成模,再把圖案轉印到可與生物細胞相容的聚合物薄膜上。接下來,把兩張薄膜黏合起來,就形成膜與膜之間具有許多微小孔道的雙層膜構造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生物工程組的卡贊普-莫弗拉德(Mohammad Kaazempur-Mofrad)負責設計這套微型的網絡系統,他指出︰「這項技術可以創造出精確的網絡構造,提供肝細胞與腎細胞所需的養份,因此有機會培養出活生生的器官,取代受損器官的功能。」此外,微型鑄造技術與聚合物的製作,由麻省理工德雷珀實驗室的伯倫斯坦(Jeffrey Borenstein)負責,而整個計畫則由麻州綜合醫院的組織工程學家瓦康堤(Joseph Vacanti)領導,他們一同參與非營利研究機構「醫學與創新技術整合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on of Medicine & Innovative Technology, CIMIT)的研究計畫。 過去以傳統的組織工程技術已經成功培養出一些新生的組織,例如皮膚與軟骨等,可是一直沒能培養出功能完備的器官。關於這一點,卡贊普-莫弗拉德說,這是因為過去雖然為新生細胞或組織搭好了「鷹架」,讓它們能夠依著生長,但是器官內的細胞如要正常運作,必須要有血管系統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而傳統的技術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此次發表的新技術,正可彌補這項需求。 卡贊普-莫弗拉德補充說道︰「我們發展的微型裝置可以很有效率地提供氧氣和營養物,在實驗室中可維持人類的肝細胞與腎細胞正常運作達一週之久。」實驗結果顯示,經過一週之後,有96%的腎細胞存活,而且有95%的肝細胞活了兩個禮拜。 他們也將一個實驗性的裝置植入老鼠的肝臟裡,運作了一個禮拜,不過植入的裝置只含一層膜,還不能完全取代全部的肝功能;科學家估計,至少要植入30~50層的裝置,才能維持整個肝臟的正常運作。如果這樣的實驗一切順利,他們預計在更高等的動物身上進行更多實驗。 卡贊普-莫弗拉德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製造出最基本的運作單位,最終的目標將是做出具備全部功能的完整器官。」 取自科學人網站
-- 作者: csyin
這篇報導可能有些筆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