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一覽:莊諧蘭絮, 我要混吉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 東龍新手 |
發表於: 2004/11/17 09:06am |
[這篇文章最後由東龍新手在 2004/11/19 09:42pm 第 3 次編輯]
幾年前, 得一位 “資深級”的蘭友引導, 喜愛了拖鞋蘭這玩意, 昂然成為 “新手級”的 “拖友”.
跟著我的麻煩便開始了!
一位 “專業級”的蘭友告訴我, 種花失敗, 十次有九次是因為澆水過多. 那容易啦, 盡量不給水便是了.
種了不久, 瘦了的不是女士的腰, 而是蘭葉蘭根, 跟著, 再成為爛葉爛根, 多了兩把火!
我開始看書, 懂得古人的經驗, 包括: 不乾不澆, 大乾大濕, 乾蘭濕菊的道理, 學會使用全水苔, 蘭石蓋上水苔, 蘭石蓋上小石, 全芒骨, 水浸法… 我開始試驗不同的植料.
幾個月後, 脹了的不是植株, 而是我的腦袋 - 頭昏腦脹! 別忙, 有辨法! 四出參觀蘭友的種法, 不是最速成嗎! 有一次, 到了一位 “前輩級”的蘭友的蘭園, 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一盆種植得十分漂亮的蘭花, 一位 “師傅級”的蘭友, 用指導的語氣對我說: “你看, 種拖鞋蘭是應該乾, 才可以出好花的.....” 正當我想大讚他蘭藝了得之際, 一位 “殿堂級”的蘭友剛好走過來, 看見那盆花, 用教訓的語氣對我說: “你看, 想種得那麼好的拖鞋蘭, 是應該濕一些的啊!”
我開始擔心自己會神經衰弱了!
其實, 拖鞋蘭和其他植物一樣, 除了需要空氣和陽光外, 還需要水分來幫助它們在體內輸送養份, 供應它們的葉和根, 製造食物. 蘭石開始的時候, 的確是水分充足的, 但慢慢因吸收水分的時間不足夠, 而令表面的張力太大, 便不會吸收水分, 久而久之, 植料乾了, 根尖因而死亡, 整條根到澆水時脹死了, 看來便像因水分太多而死.
我回心一想, 會否專家和古人的經驗, 不一定是正確的? 現在我只好靠自己了!
暫且否定前人的經驗, 自己配製植料, 什麼薩摩土, 芒骨碎, 人造綿, 水苔, 泥炭土, 拖鞋膠, 樹皮, 全混進去植料配方中, 然後屏息靜氣, 靜悄悄地耐心觀察.
時間慢慢溜走, “登登登櫈…”, 絕大部份的蘭株都欣欣向榮, 應長大出芽的長大出芽, 該開花的開花. 我證明專家和古人的經驗: “蘭乾菊濕”, 不一定是對的.
蘭花心花怒放, 齊齊向我撒嬌: “混合植料, 上上大吉, 我要混吉, 我要混吉…”
現在我的拖鞋蘭已經沒有大問題了, 而我也不用擔心自己會神經衰弱, 反為可以閒情逸緻, 飲杯茶, 唱唱小曲 “哥仔靚”:
"拖鞋哎靚呀靚得妙 拖鞋您美態倍令我逍遙 含蕾又帶鞘 向我哎盡吐艷 回謝君慰解我寂寥…”
可惜蘭花還留下一個問題, 只能要求它們為我解答的, 那就是: 花花啊花花, 您們長大得那麼快, 我何來那許多地方來安置您們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