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覽:∼新山夢湖∼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Zygamann |
發表於: 2003/08/05 00:27am |
臺灣的生態旅遊都是在殺雞取卵, 福山植物園的總量管制, 不知道有多少民代揚言要讓林試所好看, 龜山島的總量管制, 也不知道有多少民代和什麼地方民眾要求增加, 我認為這和經濟好不好無關, 因為短視的臺灣政府(不管那個黨)與人民想看的是"立竿見影"的成效, 等到自然資源估竭了, 就過河拆橋, 扔了, 說"要轉型", 或是綁布條抗議了. 愛臺灣其實只是檢驗敵我政治信仰的口號, 臺灣人其實並不愛臺灣. 或許有人認為我在小題大作, 可是我們是否要想想, "在池邊蓋個小木屋"這種美麗幻想所引伸出來的土地與自然資源利用, 對臺灣的環境已經造成多大的傷害? |
|
Zygamann |
發表於: 2003/08/04 10:21pm |
其實我覺得共存是神話 為什麼? 所謂的"共存"的意思其實就是人類無法放棄某些沒有必要的夢想 但是生態保育又是一種主流思維(主流思維不等於主流作為) 所以要喊出"共存" "雙贏"這些口號 但是呢 臺灣最會喊口號 到最後所謂的共存一定是叫生態保育先退一步再說
我是不懂台灣蓋那麼多小木屋要做什麼 城市人把這些地方當後花園 享用完這些資源就拍拍屁股走人 說穿了 這種親近大自然的舉措(多浪漫啊, 還要用Jeep來壓馬路) 被媒體營造成另一種生活品味 要有品味 就要消費 只要有消費 在臺灣 就可能等於破壞
最怪的是, 有個不錯的池塘, 就一定要有小木屋? 湖濱山色喝咖啡? (看看大台北地區所有的親水住宅群是什麼樣子), 這和臺灣很多地方單位看到湖就想划船, 放草魚(增加漁業資源), 蓋涼亭(最後連廟都來了), 有什麼不一樣嗎?
拜託臺灣人放了這些棲地一馬, 別再想東想西了, 沒有了"步道"和"解說牌", 沒有Goretext的勁裝, 就不能親近大自然了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