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新聞與新知報導評論與轉譯
塔內植物園[ 生物與生命科學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一份合歡山救難事件的文章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轉貼一份合歡山救難事件的文章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gs855115 發表於: 2004/02/29 12:43pm
    好多文字喔!有點看不下ㄑ
     
    sds 發表於: 2004/02/11 01:24pm
    研究論文不見得一定要做田野調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吧?
    實驗室裡就能做的題目何其多?
    為何就是專愛盤石山區裡的水鹿呢?

    這三句話
    實在是令人省思
    應該只是筆者順手寫出

    難道研究就一定要在實驗室裡面做嗎
    真是抹煞了科學的精神..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2/11 05:07am
    這其中有好多的誤會ㄡ!
    如果這種研究工作能配備一支衛星電話,可能就會避免這些誤會發生.

    建議太管會出錢買幾支衛星電話
    花小錢,省大錢,比救難隊出勤的成本還要低.
    也不會讓救難隊無端涉險.
     
    海王 發表於: 2004/02/09 00:20am
    寫的真好,一切都是媒體跟官員在作秀,太管處處長,醒醒吧,你已經把救難隊推入險境當中了
    真是造孽阿,筆者參加山難搜救團體3年來各種經驗讓我覺得在這時候把地面人員投入
    ,真的跟叫他們去死沒兩樣...以最近的氣候狀態....真是太危險了,因為作秀玩出人命,這太....
       
     
    orchids 發表於: 2004/02/08 10:36pm
    救難!? 研究!? 還是媒體之爭!?

    一場原本已經可以圓滿落幕的雪地救援大行動如今演變成了山上有個反覆無常
    怪研究生大膽挑戰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耐性的奇怪戲碼,令人不解的是那山上的
    水鹿究竟對這名研究生有多大的吸引力?研究論文不見得一定要做田野調查這
    種吃力不討好的吧?實驗室裡就能做的題目何其多?為何就是專愛盤石山區裡
    的水鹿呢?更令人不解的是這名受過高等教育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怎麼會
    如此反覆無常,忽又送下簡訊表達願意下山,忽又犧牲了他寶貴的手機電力打
    電話到空消隊聲明不需要救援,其善變程度恐已經有資格與小甜甜布藍尼的一
    時喝醉閃電婚姻有拼.看到這裡筆者不禁迷惑:這傢伙究竟在搞什麼?耍直昇
    機很好玩嗎?

    偏偏筆者不幸,大學時代因登山這種惡癖好結識本次事件主角-郭正彥為友,
    是以也就有那麼一些門路可以和其身邊較親近的人(說穿了,其實也就是當今
    師大登山社團裡的學弟妹們)直接聯繫詢問事情始末,結果卻是活像羅生門一
    樣的各說各話,與報章媒體上所報導的全然不同:最誇張的首推許多媒體於二
    月二日都曾報導郭生以手機傳送簡訊下山表達願意下山的意願,不過詢遍登山
    社社員,郭生所屬實驗室同學無人承認曾經收到如此簡訊;其次,事情發生始
    於郭生兩名支援同學因恐遲歸令家人擔心,不顧風雪強行下山受困距離郭生營
    地約有數小時路程遠的磐石山主峰營地。原本直昇機因天候因素無法上山救援
    ,地面救難人員也因距離太遠鞭長莫及時,郭生還一度被寄望是最有可能可以
    救援兩名受困同學的人員。但是自消息經媒體披露開始,消息便成了「師大生
    研所研究生受困奇萊山區」,非常方便的就把郭生也一並當成了受困人員。這
    位忙碌的研究生在整理自己的研究樣本以及資料、觀察天候狀況並評估自身能
    力是否允許出外救援兩位同學的同時,渾然不知對於山下的社會大眾而言,他
    早已經也是等待被救援的一員了。

    是以當兩名同學救援成功之後,社會大眾便很自然的期待「那個受困的最後一
    個」也能演出登上直昇機大喘一口氣下山的圓滿戲碼,在沒有與郭生取得直接
    聯繫的情形下救援直昇機被派出發了,也順利的飛到了郭生的上空,一切看來
    如此美好,除了那個被大家認為要被救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被救援的對象
    之外。

    郭生在二月一日與山下女友聯繫時表示:他實在不知道直升機為什麼會飛到他
    那裡去,直昇機的聲音太大根本聽不出來機上的人說了些什麼,機上人員的登
    機手勢也讓他不明就理,他還以為是直昇機找不到另外兩個被困住的同學;而
    當時他的帳棚內的研究資料都沒有收拾,直昇機括起的強風將資料吹的亂七八
    糟,帳棚也搖搖欲墜,他只好「轉身進入帳棚整理資料並將帳棚壓穩以免被吹
    垮」。而他這個「轉身進入帳棚」的動作,令人吃驚的,就在郭正彥在與山下
    聯繫、終於得知情況、表達繼續留在山區完成研究意願之後被解釋成了「拒絕
    被救下山」!

    更令人吃驚的是主導本次救援任務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就在這一次烏龍的
    救援之後竟升起了雷霆之怒,不但隨即開始研究是否將對郭生開罰、以封山令
    企圖逼迫郭生立刻下山,完全不顧郭生根本沒有遇險、沒有求救,連教育部、
    師大教安中心、郭生的系所主任、登山社朋友們都肯定郭生具有安度雪地生活
    的能力,沒有立即的危險的當兒(之前困住他的兩名同學的大風雪中郭生毫髮
    無損可為明證,而郭生申請入山研究的申請文件中也有詳細載明遇雪時的應變
    處置措施-太管處當時核准了!),太管處獨排眾議,認為研究工作不應該凌
    駕在人身安全之上,強烈的要求郭正彥需要立刻打斷研究工作下山,假若依此
    邏輯,則玉山國家公園境內的玉山北峰氣象觀測站同樣位於高度超過三千公尺
    以上高山山區,同樣有大雪圍困的危險可能,氣象的觀測研究工作不能凌駕於
    人身安全之上也應當撤回駐守人員?

    猶有甚者,太管處更在天候轉壞,直昇機無法上山救援的情況下決定派出地面
    救難人員「上山救援」,筆者猶記得民國六十年代震驚社會的清大學生奇萊山
    難,事後分析該登山團體遇險造成死傷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在惡劣天候之下還企
    圖冒險下山,以他們所擁有的裝備、食物、燃料,他們大可以就地緊急紮營保
    持體力等候天候轉好再行下山。在目前這樣惡劣的天候下派出救難人員上山,
    根本無異於命令救難人員前往赴險!萬一被救的人沒事情,上山救人的反而出
    事了,這樣的社會成本以及責任又該算在誰的頭上?算給那位本來就沒有危險
    也從來都沒有求救的被救援者,公平嗎?

    郭正彥的研究計畫中,他準備在山上停留到二月中旬,依據一般登山的準備方
    式,郭生的糧食以及燃料絕對不可能只能使用到二月中旬而已,以郭生領有高
    山嚮導證超過四年、曾經擔任師大登山社89年雪地攀登訓練隊嚮導(筆者當年
    有幸曾經參加該次活動)、參加過不只一次且由不同單位所主辦的雪地攀登訓練
    這樣的經歷,郭生在雪地的應變能力是足以被信任的,而且他糧食裝備燃料也
    絕對可以在山上平安等到研究工作完成且天候好轉到足以平安下山,只希望國
    內的媒體在報導時能夠更謹慎的做好求證的工作,不要在事件未明之前即開始
    一昧歸責給無辜的當事人,更希望太管處不要以便宜行事的心態來看待山友的
    登山活動,有人出了事情就趕緊宣稱山上很危險大家都不准去已經去了的要立
    刻下來,則對登山朋友而言幸甚,對國家而言甚幸矣。

    師大地球科學系畢業學生  曾世佑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曾世佑(sgrb99@ms38.hinet.net)所有,在不對本文內容以及本
    版權聲明作修改的前提之下,本文允許任何形式、不限數量的重製以及散播。
    如果您是大眾媒體的製作人,在使用本篇文章之前請務必以電子郵件或是任
    何形式與筆者聯繫以確認文章內容並未遭到修改。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13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