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
訪客
:
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新聞與新知報導評論與轉譯
塔內植物園
→
[ 生物與生命科學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 窺探雨人的大腦奧秘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
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
刪除
]
內容
在此論壇中: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EMOTE 標籤
:
可以使用
LeoBBS 標籤
:
可以使用
貼圖標籤 :
允許
Flash 標籤 :
禁止
音樂標籤 :
禁止
文字大小 :
允許
積分標籤 :
禁止
保密標籤 :
禁止
允許
使用
表情符號轉換
字型樣式:
Arial
Arial Black
Comic Sans MS
Courier
Courier New
Fixedsys
Georgia
Impact
Lucida Console
Lucida Sans Unicode
Marlett
Microsoft Sans Serif
Modern
Arial
MS Serif
Palatino Linotype
Roman
Script
Small Fonts
Symbol
System
Tahoma
Terminal
Times New Roman
Trebuchet MS
Verdana
Webdings
Wingdings
細明體
新細明體
標楷體
字型大小:
1
2
3
4
5
6
顏色:
#F0F8FF
#FAEBD7
#00FFFF
#7FFFD4
#F0FFFF
#F5F5DC
#FFE4C4
#000000
#FFEBCD
#0000FF
#8A2BE2
#A52A2A
#DEB887
#5F9EA0
#7FFF00
#D2691E
#FF7F50
#6495ED
#FFF8DC
#DC143C
#00FFFF
#00008B
#008B8B
#B8860B
#A9A9A9
#006400
#BDB76B
#8B008B
#556B2F
#FF8C00
#9932CC
#8B0000
#E9967A
#8FBC8F
#483D8B
#2F4F4F
#00CED1
#9400D3
#FF1493
#00BFFF
#696969
#1E90FF
#B22222
#FFFAF0
#228B22
#FF00FF
#DCDCDC
#F8F8FF
#FFD700
#DAA520
#808080
#008000
#ADFF2F
#F0FFF0
#FF69B4
#CD5C5C
#4B0082
#FFFFF0
#F0E68C
#E6E6FA
#FFF0F5
#7CFC00
#FFFACD
#ADD8E6
#F08080
#E0FFFF
#FAFAD2
#90EE90
#D3D3D3
#FFB6C1
#FFA07A
#20B2AA
#87CEFA
#778899
#B0C4DE
#FFFFE0
#00FF00
#32CD32
#FAF0E6
#FF00FF
#800000
#66CDAA
#0000CD
#BA55D3
#9370DB
#3CB371
#7B68EE
#00FA9A
#48D1CC
#C71585
#191970
#F5FFFA
#FFE4E1
#FFE4B5
#FFDEAD
#000080
#FDF5E6
#808000
#6B8E23
#FFA500
#FF4500
#DA70D6
#EEE8AA
#98FB98
#AFEEEE
#DB7093
#FFEFD5
#FFDAB9
#CD853F
#FFC0CB
#DDA0DD
#B0E0E6
#800080
#FF0000
#BC8F8F
#4169E1
#8B4513
#FA8072
#F4A460
#2E8B57
#FFF5EE
#A0522D
#C0C0C0
#87CEEB
#6A5ACD
#708090
#FFFAFA
#00FF7F
#4682B4
#D2B48C
#008080
#D8BFD8
#FF6347
#40E0D0
#EE82EE
#F5DEB3
#FFFFFF
#F5F5F5
#FFFF00
#9ACD32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
模式:
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
使用
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窺探雨人的大腦奧秘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
列出所有回覆
]
gs855115
發表於:
2004/02/29 12:50pm
什ㄇ是雨人阿!我有點聽不懂ㄝ!哪位哥哥可以給我簡單ㄉ解釋阿
blueice
發表於:
2004/02/04 11:3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blueice在 2004/02/04 11:41pm 第 1 次編輯]
雨人算是"高功能自閉症"患者...
與一般自閉症患者不同的是...
他們有著一般自閉症兒童所沒有的...
部份高功能能力....
在終極密碼戰裡的兒童也是...
終極密碼戰裡的兒童從小喜歡猜謎遊戲...
在無意間破獲新研發的超級加密系統...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租來看看...
狗狗
發表於:
2004/02/04 09:47pm
恩恩!幾個著名的作家小時後不也都是這樣
像最近吵起來的張愛玲阿.或者三毛說都是
2和6
發表於:
2004/01/31 10:53pm
看他專注於書本的模樣....好.感.動~
2和6
發表於:
2004/01/31 10:51pm
嗯...雨人大部分在2.3歲時即會出現病徵.(有些)典型的症狀是他們幾乎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於外界的言詞.行為並不大在意..說他們是一群''墜入凡間的天使''還真有那幾分神似.....若是能夠完全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日子到還過的清閒.但有些些症狀較輕微的小孩總是會發像旁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是受到同儕的排擠....雨人的爸爸媽媽們真要付出比別人多的關愛和耐心來照顧寶貝們.......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一至二萬名小星星.且每10位就有1名具某方面的天才...在台灣也有許多例子~!
cysung
發表於:
2002/07/28 07:06am
皮克有發育障礙,腦中卻熟記七千多本書的內容。新的科學證據顯示,他的左腦半球可能受損。電影「雨人」就是根據他的故事啟發而來。
圖片/科學人雜誌提供
--
窺探雨人的大腦奧秘…
【記者李彥甫/整理】
•萊姆克─眼睛失明 沒上過鋼琴課 演奏多達數千首曲子
•瓦洛─油性蠟筆畫作 被形容「具有機械工人的準確」
•皮克─記著超過7600本書內容 電影雨人靈感就是來自他
萊姆克是位音樂演奏名家。十四歲那年,他首次聽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過了幾個小時,他就把這首曲子如行雲流水般、毫無錯誤地彈了出來。萊姆克從來沒有正式學過鋼琴,也沒上過一堂課;他眼睛失明,發育失常,並且患有腦性麻痺。目前,萊姆克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演奏及演唱多達數千首的曲子,也會即席演奏及創作新曲。
住在蘇格蘭的瓦洛,也是位自閉症患者,他的藝術作品舉世知名,柴契爾夫人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等人都有收藏,倫敦的一位藝術教授形容瓦洛童年的油性蠟筆畫作:「具有機械工人的準確,以及詩人的眼光。」
皮克是一位「行動百科全書」,腦子記著超過七千六百本書的內容。他可說出經過美國每個都市、城鎮或是郡縣的高速公路編號;也可以告訴你生日那天是星期幾。但他在發育過程出了問題,日常生活所需大都仰賴父親。好萊塢電影「雨人」裡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角色「雷蒙」,就是從皮克的故事啟發靈感。
萊姆克、瓦洛及皮克,都患有科學家所稱的「學者症候群」,經常出現在各種發育過程失常的人身上;他們整體的心智有所缺失,卻具有孤立的驚人能力及才華。根據統計,十位自閉症患者、兩千位腦部損傷或智能障礙者當中,可能就會出現一位「學者」。
其中,「天才學者」更是一些非比尋常的人,他們的能力即使是出現在正常人身上,也顯得十分突出。目前在世的天才學者大概不到五十位。
關於學者症候群的種種,大部分都還是謎。不過,隨著腦部顯影技術的進展,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學者」左腦半球受損的理論,逐漸得到了證實。同時,部分最新的報告也指出,每一個人都可能有某種層面的天才能力潛伏,也就是說,每人內在都可能有「小雨人」。
多數而言,「學者」的才華是有限度的,通常是以右腦半球為主的一些功能,主要屬於非符號、藝術、視覺以及動作方面的才能,包括音樂、藝術、數學、計算方式等能力。反之,左腦半球擅長的是比較連續性、合乎邏輯以及符號式的能力,例如語言能力。少數學者可能具有廣泛的語言能力,但都只是「記住」,而非了解。
其中,對於「學者」最強有力的解釋:由於左腦有某些傷害,造成右腦試圖補償這種損失所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米勒檢視了五位患有額顳葉失智的老年病人,在出現失智及逐漸惡化的過程中,發展出藝術的才能來。透過單光子放射斷層造影的檢查,顯示這些人的主要腦部傷害也在左側。米勒還檢驗了另外七位病人,結論也是一樣。
米勒及其他教授將上述案例的腦部斷層顯影圖,與一位名叫DB、只有九歲大的自閉症「學者」比較,也具有相同的病理,這項成果相當引人注目,代表不久之後,科學家可能準確找出與學者症候群有關的神經學特徵。
同時,好幾項研究也正試著解開「每人內在都有小雨人」的問題。澳洲坎培拉市「心智中心」的史奈德及密契爾認為,我們每個人身上也都有類似學者的大腦活動,但卻被更複雜的概念性認知給淹沒了。有的科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產生學者能力所需的相同神經通路及配線,只不過,並不是那麼容易地使用,可能是因為處於強調左腦的社會。
對於「學者」的研究提供了一扇窺視大腦的獨特窗口,對於研究中風、麻痺、阿茲海默症等,都非常重要。在科學的領域之外,學者症候群仍有意義。從這些了不起的人物,以及與他們同樣傑出的家人、照護者、治療師以及教師身上,可以學到許多知識。
其中最寶貴的一課,「學者」並不是由神經通路塑造,他們能夠成長茁壯的力量,來自關心他們的人,付出無私的愛、信心及決心才成就的。在了解大腦及人類潛能的路途上,「學者」注定要帶領人們走向過去未能到達的境界。
(取材自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科學人」雜誌八月號)
【2002/07/28 聯合報】
http://udnnews.com/NEWS/INTERNATIONAL/GLOBAL/924540.shtml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
auron
版本:
L
eo
B
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